文化教育交流是一本致力于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期刊,已经被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它是正规期刊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它有明确的主题和方向,即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这符合正规期刊的出版宗旨,即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性、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
正规期刊。《文化教育交流》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院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教育教学交流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正规期刊。
教师职称评定认可的期刊包括:只要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的正规期刊(包括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和核心期刊,均被认可。
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UNESCO,即联合国教育科学暨文化组织,是一个国际知名的非政府组织(NGO)。 绿色和平组织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之一,自1971年起在美国反对阿拉斯加州的核实验基地,以其激进、顽强、坚定的行动而闻名。
绿色和平组织:当今国际上影响最大的环保NGO之一。自1971年在美国反对阿拉斯加州的核实验基地以来,绿色和平组织以其激进、顽强、坚定而闻名于世。无国界医生组织:1971年成立于法国,主要由一些医疗救助志愿者组成,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医疗救助,特别是赈灾援助。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WCAO全称世界文化艺术组织,是由海外华人华侨牵头成立的国际性文化和艺术组织,主要从事艺术教育和体系的研发、国际游学研学、文化和艺术的国际交流、国际范围的活动组织及赛事筹办等。
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流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国际化意识、拓展国际化视野、增强多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能力。课程兼具知识型和实践性,将向学生介绍未来参加出国交流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需做的必要准备以及如何在出国交流学习中取得最大的收获等。《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流》共有8节课,16学时。
IB体系,即国际文凭组织的教育体系,是一种国际化的高中学术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青年人才。这一课程体系具有多个关键特点,首先,它覆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鼓励学生学习人文、科学、艺术以及实践技能等各类知识。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教授英语国家典型主流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兴趣与理解能力。通过课程,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对比及评价文化差异,提升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客观、系统及全面认识。此课程旨在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信交流。
国际课程是一种跨国界的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全球性的教育内容和标准。国际课程的具体定义是指为满足国际化教育需求,融合多国教育资源,以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为核心,构建的一套教育体系。
跨文化沟通是跨文化管理跨的重中之重。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卓有成效的沟通是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出发点。跨文化沟通这门课提供了解读陌生文化的方法,并把对文化的理解与对具体的跨文化沟通问题的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是一个从事国际间教育交流的非盈利性民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47年,前身是美国战地服务团(American Field Service),成立于1914年,其成员都来自于英法联军中的战地救护人员,创始人是皮埃特·安德鲁(Piatt Andrew)。
1、中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协会是一家专业从事文化与教育交流的国际性机构,下设文艺演出部、教育发展部、国际交流部、对外宣传部、秘书处、办公室等部门。协会宗旨是通过国际性的文化与教育交流,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2、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中国教育界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全国性非营利机构。宗旨是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各国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简称中教联,成立于1981年,在教育部指导下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宗旨是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主要职能包括举办教育展览、研讨会、论坛,开展教育项目合作,提供咨询服务,协助建立中外教育机构合作关系,推广中国教育理念与实践。
4、是事业单位,每月7千到9千元。根据查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官方信息可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企业类型是事业单位,工资每月7千到9千元。